LG化学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


【联合主办】LG化学中国

【联合主办】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

一、 大赛简介

新能源汽车作为中国战略性产业发展迅猛,动力电池作为最重要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安全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对产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关注动力电池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发展,LG化学中国于2018年发起“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希望借此竞赛引起全行业对于动力电池青年后备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促进建立健全大学生专业人才的教育培养体系,并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从而推动动力电池领域全行业的技术发展。首届竞赛吸引了来自全国10余所高校大学生团队参与。

2019年,LG化学中国携手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知行促进计划(简称“知行计划”),继续举办第二届“LG化学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并成为“知行计划”核心项目。大赛将组织15+高校40+专业大学生团队参与,聚焦动力电池领域相关主题,提报创新方案,并通过开展校园传播,推动大学生关注新能源和动力电池对汽车行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发现和培养更多对动力电池、材料以及相关应用有浓厚兴趣和研究的优秀人才,为大学生未来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大赛现已启动高校征集,更多详细信息,请登陆知行计划官方网站www.zhixingjihua.com。

二、 赛事方向

参赛团队需结合以下方向(可涉及其中一个或几个方面),针对目前动力电池现状与发展趋势,规划出合理的方案创意,并确保其合理性、完整性、创新性。可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创意理念进行阐述。

提高现有锂离子体系电池安全及性能的相关研究(安全、热管理、热失控、低温性能、能量密度等)

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固态电池等)

梯次利用和回收技术

可促进电动汽车市场化的商业模式研究

参考国家的技术路线或其他感兴趣的主题

三、 大赛支持

1、奖项设置

每所重点合作高校推荐4支团队参与,共计40支团队;同时,面向全国公开征集10+团队参赛;

所有奖项由专家委员会最终评定。

奖项名称 奖金 数量
全国金奖 ¥20,000 1
全国银奖 ¥8,000 2
全国铜奖 ¥4,000 12
全国优秀奖 ¥3,000 15

2、团队支持

参赛队员/团队,还将有机会获得:

LG化学电池工厂学习交流;

将获得LG化学中国实习/优先入职资格;

韩国游学之旅。

获奖团队指导老师,将获得:

由知行计划统一颁发的“优秀指导老师”荣誉称号及获奖证书。

四、 申报资格

1、团队需由【1名以上同学+1名专业指导老师】组成(多人组队,需至少1名动力电池/化工材料相关专业研究生或博士生)。

2、多人组队可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团队内部分工明确,并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宣传、视频拍摄和制作。

3、为积极响应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为所有妇女、女童赋权,实现性别平等,鼓励团队中有女同学参与。

4、所有申报团队需获得学校相关部门许可。

五、 赛制说明

竞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

初赛(ALL→30)

1、5月20日前,完成方案创意构想、开展校园传播,提交《申报表》等相关材料;

2、6月20日前,专家委员会完成赛事初评,确定TOP30入围名单,并提供方案指导意见。

※ 初赛提交资料清单(请于5月20日前提交至组委会邮箱)

1、赛事《申报表》.WORD & 学校相关部门签字盖章《申报表》彩色扫描件.PDF

2、赛事《传播统计表》.EXCEL

3、1份《大学生赛事参与调研问卷》.WORD

4、3张赛事海报张贴照片.JPG/PNG/BMP

5、以“我的竞赛之旅”为主题,摄制并剪辑一段3分钟左右的视频 . MP4/MOV

6、其他附件,包括赛事传播照片、赛事过程记录短视频及其他可支撑课题研究的材料。

复赛(30→1名金奖+2名银奖+12名铜奖)

1、8月20日前,TOP30入围团队完善方案创意,补充提交完整创新方案及相关说明材料;

2、9-10月,专家委员会最终评审,确定奖项归属。

3、最终获奖名单将于10月底举行的颁奖仪式现场公布。

※ 复赛提交资料指导文件后续将由组委会统一发布。

六、 大学生任务

初赛

1、提出主题相关的方案创意,包括研究主题、研究背景、研究目标、技术方法、研究计划、预期成果、实验/应用成果等相关支撑资料。

2、与团队指导老师沟通,寻求专业指导意见,完善方案创意。

3、开展校园传播,包括校园海报张贴、微博/微信推送(至少2篇)、校园路演等方式。

4、以“我的竞赛之旅”为主题,由团队宣传同学负责摄制并剪辑一段3分钟左右的团队视频,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团队成员简介、队员讨论花絮、实验过程记录、个人参与感悟等。

复赛

1、根据专家指导意见,修改调整方案创意,形成完整创新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学术论文、PPT说明等方式呈现。

2、开展赛事传播,完成至少1篇赛事相关微信推送。

特别说明:进入复赛后,不得变更研究方向

七、 评审标准

团队得分由“方案专业分”(100分)与“附加分”(10分)两部分组成。

方案专业分(100分)

1、创新性(30分):项目方案构思新颖,可填补某一领域空白。

2、与市场结合度(30分):方案、技术有产业化价值、技术产业化可实施性高。市场对此类技术/产品的需求程度。

3、可行性(20分):方案可行性程度、可行性分析。

4、成本(10分):从经济型方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5、可持续性(10分):作品研究的价值及可行性较高。

附加分(10分)

1、团队组织(2分):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赛事筹备进度合理、按时提交符合要求的真实材料。

2、赛事指导(3分):与团队专业指导老师、企业青年导师均保持良好沟通,及时反馈赛事相关问题,并主动获取解决方案,以促成团队更好的完成赛事方向的创新方案。

3、赛事传播(5分):运用组委会提供的传播物资,开展有效校园传播;多形式、多渠道开展自媒体传播;提交参赛相关视频、照片或其他体现团队特色的赛事相关传播素材,可酌情加分。

八、 进度安排

时间 内容
4月30日前 与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发放赛事宣传海报
4-8月 高校及大学生团队开展校园传播
5-6月 初赛,评选TOP30入围名单
7-8月 TOP30入围团队修改完善创新方案
9-10月 复赛,评选最终获奖名单
10-12月 颁奖典礼、奖金发放

九、 重点支持高校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共10所

十、 联系组委会

申报直线:010-82193977

联系电话:010-82193920

电子邮箱:lgcbic@126.com

官方网站:www.zhixingjihua.com

十一、 特别说明

1、参赛团队提交方案内容需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2、参赛团队需保障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原创性,禁止抄袭,不得对他人构成侵权行为,若经组委会发现存在不实申报,将取消该团队评奖资格。

3、对于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团队申报时需提交具有法律效应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等。

4、已在市场公开应用、已参与相关行业、企业、组织和机构举办的类似赛事的研究成果不得申报。

5、提交所有文件需按组委会要求撰写,且主办方及组委会有权将参赛作品用于赛事相关的交流、展示活动及其他不涉及商业利益的活动。

6、所有申报资料(含参赛者姓名、照片等基本信息)组委会有权保留并用于评奖、学术交流、赛事展示等非商业性活动。

7、主办方及组委会对本次竞赛享有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