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环境日,青春一起来!



为响应团中央“美丽中国·青春行动”号召,鼓励和支持青年大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行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青年行动,2021年6月5日,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简称“知行计划”)联合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400+高校青年大学生,开启“6.5环境日”青春大行动,聚焦“三减一节”、垃圾分类、生物多样性等议题,从校园行动到社会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绿色低碳体验活动,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入澎湃青春力。


根据2021年“美丽中国·青春行动”知行计划大学生项目统一规划,来自100+高校的大学生团队将通过社会实践,以线下和线上方式,在乡村学校开展100+生态文明小课堂,宣讲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带领乡村孩子共同学习和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同时,知行计划将持续开展“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三棵树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西门子爱绿教育计划之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路易达孚“乡村创变者”可持续农业青年行动、脉动环进大学生绿色行动、路孚特“绿行者”乡村环境教育项目、绿色征程—索尼 大学生环保营、LG新能源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等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大学生项目,让绿色青春成为全国高校的靓丽风景线。

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离不开青年群体的力量,2021年第二届“美丽中国·青春行动”三棵树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支持全国100+高校大学生团队,通过校园环保采访、社区环保宣传、环保海报及环保创意产品设计等多种形式,宣传和倡导低碳生活理念。同时,大学生还将充分利用和结合冰雪运动元素开展绿色创意,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贡献青年大学生的绿色智慧。

据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夏军秘书长介绍,为了把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知行计划在发动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大学生创新创意、支持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多个方面积极开展工作。“脉动环进大学生绿色行动”是2021年最新开展的大学生环境项目,通过校园绿色赋能,支持青年大学生运用社会创新思维,创意并实施绿色行动项目,影响和激励更多高校和大学生关注环境,以青年力量,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夏军秘书长表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推动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支持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是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

截止6月5日,2021年知行计划大学生项目已经全部启动,累计设立1,000余个团队资助名额,提供包括资金和物资支持、专家指导和培训、知名企业实习校招名额等丰富多样的支持内容,持续赋能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新、培养青年责任。知行计划启动两个月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顶级高校协助发布项目征集信息,并通过社群转发、社团公众号发布、大学生自媒体传播等,累计吸引200余所高校超过1,400支团队申报,深度影响大学生群体。


团中央中国青年创业导师、知行计划理事巩佳伟老师表示:“大学生是社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校期间的大学生,有机会通过知行计划平台,参与形式多样的项目,对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助力。”

与青春力量同行,更与时代脉搏同频。知行计划自2012年设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美丽中国”等政策倡导,联合470+知名高校,携手众多知名企业,共同打造知名大学生项目品牌,持续开展了包括索尼 梦想教室、立邦「为爱上色」中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汤臣倍健营养支教、云支教大学生乡村教育奖、欧莱雅“有意思青年”高校公益挑战赛等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成长发展项目。同时,在各高校大力支持下,知行计划通过高校媒体、校园媒体、社团媒体及大学生自媒体,开展多层次传播,在超过300个媒体平台和端口,持续发出公益声音,汇聚3,000所高校的4,000万大学生和亿万公众关注,传递青年正能量。教育部社科中心党建思政研究处处长朱喜坤老师表示:“青年,肩负着国家希望。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意义”。

“参加环保、支教、竞赛等多类型的赋能项目,是我们受教育的过程,更是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展现的责任和担当。感谢知行计划和众多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让我们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会长 马云霄


鼓励和帮助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成为美丽中国的积极践行者,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2021,和知行计划一起,汇聚青年力量,创造美好世界。


感谢参与知行计划的470+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云南大学、长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大学、山西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辽宁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政法大学、黑龙江大学、广州大学、贵州大学、海南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建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民族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渤海大学、成都大学、成都理工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大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东华大学、鄂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赣南师范大学、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药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广东医学院、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医科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地质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海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黑龙江科技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湖北民族大学、湖北中医药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吉林财经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吉首大学、集美大学、济南大学、暨南大学、江汉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理工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昆山杜克大学、兰州财经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师范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临沂大学、鲁东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印刷学院、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墨尔本大学、南昌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南华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宁师范大学、南通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徳国际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宁夏师范学院、纽伦堡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滨州医学院、巢湖学院、辉县电大、莆田学院、普洱学院、齐齐哈尔大学、青岛大学、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农业大学、青海民族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三亚学院、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山东财经大学、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山东建筑大学、山东交通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华商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山西医科大学、陕西国际商贸学院、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商丘工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电机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海事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民航职业技术学院、上海杉达学院、上海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政法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韶关学院、邵阳学院、深圳大学、沈阳城市学院、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石河子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塔里木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皖南医学院、皖西学院、潍坊医学院、温州大学、文山学院、无锡太湖学院、梧州学院、五邑大学、武昌理工学院、武汉传媒学院、武汉纺织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轻工大学、武夷学院、西安财经学院、西安工程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美术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音乐学院、西安邮电大学、西北大学 、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南石油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教育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湘潭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新乡学院、新乡医学院、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宿州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烟台大学、延边大学、盐城工学院、燕山大学、扬州大学、宜春学院、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长安大学、长春理工大学、长春师范大学、长江大学、长沙理工大学、长沙学院、昭通学院、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郑州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中北大学信息商务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中国民航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民族大学、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中央财经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医科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北京建筑工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连财经学院、滇西科技师范学院、东莞理工学院、防灾科技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东惠州学院、广东女子职业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商学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广西外国语学院、广州大学华软软件学院、广州美术学院、贵阳学院、贵州商学院、贵州师范学院、贵州医科大学神奇民族医药学院、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哈尔滨金融学院、海南大学三亚学院、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河北金融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河西学院、黑龙江财经学院、湖北经济学院、湖北科技学院、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学院、湖北文理学院、湖南大众传媒学院、湖南工程学院、湖南商学院、湖南文理学院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黄冈师范学院、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惠州学院、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商学院、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西工程学院、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乐山师范学院、辽宁师范美术学院、岭南师范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洛阳理工学院、洛阳师范学院、绵阳师范学院、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南阳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安徽皖西学院、安徽中医学院、安徽中医药大学、安阳工学院、百色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天津美术学院


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简称“知行计划”)于2012年正式设立,旨在推动和帮助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大学生成长发展。截至2020年,“知行计划”已累计发动超过470所大学的7,700多支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直接资助超过2,600支团队开展包括助学支教、环境保护、减贫脱贫、创新创业、乡村调研、专业竞赛、公益传播等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成长发展项目,共有近50万大学生直接参与,使6,600余所乡村学校的300余万师生受益。


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简称“青创中心”)由知行计划联合中国470+顶级高校的大学生组织系统、高校研究机构、高校基金会、青年组织、媒体和青年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支持创建,连接400万+优秀大学生,触达和影响全国3,000所高校,超过4,000万大学生。中心下设青年影响力研究中心和青年影响力实验室,旨在凝聚专业智慧,聚焦青年大学生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大学生思想行为趋势,训练和培养大学生系统思维能力,支持和推动大学生参与公益实践和社会创新,以创意激发青年智慧,以科技赋能青年成长。

青创中心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