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知行计划高校征集季 |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全国高校预报名开通


以青年之我,燃青春之火。

乘春日之风,展科研之力;

扬飞翔之翼,谱创新之歌。

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如期而至,

蓄力今朝,莫负春光。



2023年,LG新能源携手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在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的指导下,继续举办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为持续汇集青年科研人才,凝聚创新力量,在延续“专业+科普”双赛道的基础上重装升级。



来自中科院、清华、北大等各大研究机构、知名高校的行业顶级大咖联袂打造顶级豪华阵容的专家委员会,为参赛学生的创新方案提供最专业的指导,为青年学子赋能;来自各大院校能源及其他相关领域的青年科研学子同台竞技,在交流与竞技中碰撞出创意的火花。赛事设有35个奖项,单笔奖金最高可达3万元。赛事预报名现已开通,欢迎各位青年学子报名抢占先机,全国高校学生均可组队报名参与。


汽车被誉为现代工业的皇冠。2022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汽车产业正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下一个增长引擎。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中,新能源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科技革命进程的大势所趋,全球汽车工业大变局悄然而至。中国汽车工业若想实现弯道超车,不可错失新能源汽车这一重要阵地。如果说在燃油汽车时代,产品的核心竞争是发动机,那么,在新能源汽车时代,电池技术无疑是决胜黑白的“胜负手”。LG新能源意在借此赛事为中国新能源领域挖掘未来的科研中坚力量,青年人才是科研领域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阵地,只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对行业发展的战略意义,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出一个领域乃至整个行业的活力。



第六届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于今春扬帆,等待优秀青年科研学子的加入。如果你正希望为我国的电池技术的发展提供自己的奇思妙想,如果你也有志于投身新能源汽车的科研工作,那不妨以此为契机,积极参与到本届赛事当中。专业赛道的科研创新方案,科普赛道的多样科普作品,都有可能成为你在新能源领域有所建树的良好开端。


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由LG新能源于2018年发起,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国际汽车工程科技创新战略研究院作为指导单位,给予赛事重要支持。2019年,LG新能源与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联合主办,赛事成为知行计划核心项目,继续支持大学生成长发展。五届赛事累计吸引全国 87所高校大学生团队参与申报,1,821名大学生直接参与,269位专家老师鼎力支持,为大学生团队提供专业指导,截止目前,项目已聚焦超过322万关注


奖项设置


共设立35个奖项,所有大学生团队均可参与竞逐,主奖项、组委会奖可与单项奖重复获得,基于后文评审标准各大维度,表现突出的团队将能竞逐更高奖项。



赛事主题

结合以下专业领域主题方向,针对目前动力电池科研现状与发展趋势,规划出合理的创意方案,并确保其合理性、完整性、创新性;同时结合科普方向,开展相关内容的科普宣传,可采用图文结合及视频的形式对创意理念进行阐述。


专业领域方向

1. 锂离子动力电池体系

·能量密度,快充,环境适应性,寿命,安全性,低成本等性能提升

2. 新一代动力电池体系

3. 全生命周期管理

·梯次利用、回收

·节能减碳技术

4. 智能电池

科普领域方向

·以短视频的形式,通过创新的方法,聚焦公共关注热点/行业焦点,对动力电池相关领域知识原理进行科普(3-5分钟视频)


申报说明

1. 团队成员可自由组队,需至少邀请1名动力电池/化工材料相关专业研究生、博士生同学参与(包括但不限于化学、能源等专业)并获得校团委许可;至少有1名指导老师,知行计划将统一为其颁发荣誉证书;

2. 组队可跨专业、跨年级、跨院系,需内部分工明确,并安排专人负责项目宣传、视频拍摄。

3. 预报名截止:2023年6月20日

http://p.baominggongju.com/share.html?eid=641d64c6920c26633a50a5be


报名加入赛事,与中国大学生动力电池创新竞赛一起投身新能源领域的技术革命,我们期待与你顶峰相见。


致谢自2018年起申报项目的87所高校: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河北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浙江大学、河海大学、云南财经大学、六盘水师范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北京化工大学、天津大学、河北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辽宁师范大学、鄂州大学、温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大学、南通大学杏林学院、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南阳师范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湖南工程学院、华东理工大学、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泰州学院、青岛农业大学、广州软件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南昌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武昌理工学院、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厦门理工学院、福建中医药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苏州大学、江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纽伦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