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营造家#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竞赛


一、赛事简介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治国理念,贯彻“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的七一讲话精神,结合“十四五”时期,上海提出的“中心辐射、两翼齐飞、新城发力、南北转型”的城建规划,在中国建筑学会生态人居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专业委员会的共同指导下,共青团上海市奉贤区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人民政府、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联合多家单位,共同开展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公共空间微更新青年设计方案征集暨#青年营造家#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竞赛,以青年创意和青年设计,助力社区发展,推动生态人居和绿色低碳的健康生活方式,打造政府指导下青年参与社区共治、共建、共享的社会创新模式。

本竞赛邀请全国青年设计师和高校的设计专业大学生,支持青年设计师和设计专业大学生作为#青年营造家#,基于金汇镇具体情况提供方案设计。参赛者有机会与担任评审专家的行业大咖进行深度交流学习,并参加“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论坛”,研究探讨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微改造和微更新的社会议题,宣传和推广青年参与城市(社区)发展的社会创新模式。本次竞赛的优秀设计方案,可实现落地实施,用专业提升城镇品质,以设计营造活力氛围。


二、组织架构

1. 指导单位:中国建筑学会生态人居学术委员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专业委员会

2. 联合发起单位:共青团上海市奉贤区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上海市奉贤区地区工作办公室、青年影响力创新中心、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建筑系、筑龙学社

3. 主办单位:中共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委员会、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人民政府

4. 承办单位:中国大学生知行促进计划、城市测量师行


三、专家委员会

单位/机构

职务/职称

姓名

中国建筑学会生态人居专业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主席

主任、教授

薛孔宽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城市老旧小区改造专业委员会

秘书长

教授

韩青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上海梓耘斋建筑工作室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持建筑师

童明

上海平元建筑设计公司(PDS)/

《梦想改造家》特邀设计师/知行计划专家

知名设计师

王平仲

上海城策行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上海市城市规划行业协会专家/上海市土地学会专家/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生态学术委员会委员

董事长

詹运洲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系

副系主任

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陈晨

四、项目支持

1. 奖项设置

奖项

奖金

数量

备注

#青年营造家#设计金奖

50,000

1

证书/奖杯

#青年营造家#设计银奖

10,000

3

证书/奖牌

#青年营造家#设计铜奖

4,000

8

证书/奖牌

#青年营造家#设计优秀奖

若干

证书

#青年营造家#设计入围奖

若干

证书

2.其他奖励

l优秀设计方案将进行深化设计及项目落地,并设置铭牌,展示设计师及其设计理念;

l优秀设计师将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青年营造家#证书及称号,并在百度百科永久记录和展示;

l优秀设计方案将有机会通过官方媒体、多方传播端及公众媒体发布展示;

l优秀设计师作品将入选《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金汇实践案例选编》;

l优秀设计师将有机会作为特邀嘉宾,参与“城市公共空间微更新论坛”对话,并获得嘉宾证书。


五、赛事流程


、参赛资格及报名方式

1. 竞赛面向国内外规划、建筑、景观、艺术、智能设计等方向的青年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在校师生公开招募,允许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团队参赛人数2-6人。同时鼓励跨专业、跨学科从业者参加;

2. 设计须为参赛者原创,参赛者年龄原则上不得超过45周岁;

3. 报名方式:即日起至9月20日,扫描文末二维码进行报名。


七、设计任务与成果提交

1. 设计主题:针对金汇镇公共空间的主要问题与居民需求,呼应金汇特征,设定此次竞赛主题为“汇聚温度”,希望通过“汇文化”——植入点滴文化精神、多元文化要素、“汇需求”——面向全龄的人文关怀,关注居民日常需求、“汇生活”——点亮公园城市社区生活复合场景多维度提升老镇区公共空间活力与品质。

2. 设计对象:设计对象主要为慢行街区、生态水系、居住社区以及主要公共节点,希望设计师通过梳理镇区内的微空间,植入多样化复合功能,打造更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文化内涵的老镇场景。

VR航拍图二维码

3. 设计任务:请围绕设计主题与对象,在给定的3个范围中任意选取1处进行设计,形成总体研究+重点设计,即“1+1”设计成果。鼓励跨领域的创造性思想,以及多样性的表达方式,同时请注意经济性与可实施性。

4. 成果提交:方案提交成果需同时包含任务一“整体研究”与任务二“重点设计”。

l1张电子版A0图版(尺寸1189mm×841mm),作为最终成果展示展板;

l6-8张横版电子版A3图纸(尺寸420mm×297mm),用于方案评审和作品集汇编。

※ 电子图纸中不得出现任何有关作者姓名或所在单位、院校的文字或图案,违反规定者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l提交时间:申报之日起至2021年10月20日。

l提交方式: 所有电子版成果材料统一以pdf格式提交,精度300dpi,一共不超过50M。

以【范围X+团队名/作者名+作品名】的文件名打包,发至组委会邮箱:yingzaojia2021@163.com

※ 更多设计主题及任务说明及作品提交规范,详见文件包内《金汇镇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竞赛任务书》及相关附件。


八、评审说明

1. 评审方式:本次竞赛分为专家评审和公众票选两部分,综合评出金奖 1名,银奖 3名,铜奖8名。

2. 专家评审标准

评审项目

评审说明

创新性

(30分)

展现对当代及未来人居模式的创新性思考,预见并引领未来发展;

设计方案立意新颖、构思独特,具有个性表现力及独特的创意理念和突出的主题感,视觉效果佳,吸引力强;

设计创造性地、成体系地结合当地历史人文、周围场所、水系环境、自然景观等多方面因素,与周边环境、建筑协调融合。重点设计的节点空间场所应具有突出的主题感,设计应注重在地文化。

可实施性

(30分)

能够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考虑金汇镇现状人口年龄情况、家庭构成等,落实当地居民需求,在处理好片区便民生活等基础功能的前提下,根据现状进行提升,并具有本地化落地参考价值及可复制价值;

遵循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原则,充分考虑金汇镇区域特质及周边现状资源,遵守相关政策及红线蓝线规定,进行微更新规划设计;

考虑材料、构建形式等方面的可实施性。运动器械、家具座椅等服务设施也应符合功能需求及人体工学,科学合理,并具有一定特色。

可持续性

(30分)

设计考虑选材、运营等方面的可持续性;

设计可利用铺装、导视、植配、绿化景观、照明等多种手段带来更好的人居环境,解决环境问题,打造环境友好型社区;

设计应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实际需求,打造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

专业性

(10分)

图纸应完整,生动清晰地表达设计意图,并具有一定美观性。


九、组委会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10-82193920

成果提交邮箱:yingzaojia2021@163.com

设计答疑邮箱:caiyutong@surea.com

知行计划官方网站:http://www.zhixingjihua.com


十、注意事项

1. 参赛者须如实填报个人信息,并全面响应活动要求。

2. 参赛者应按要求完成设计任务,提交作品必须完整,如有缺漏则视为参赛作品无效。如有多报方案者,取消参赛资格。

3.获奖方案版权由参赛者与大赛组织方共同拥有,若被选定为实施方案,则在原有方案基础上,优化后进行实施建设。优先委托原设计者进行方案及施工图深化设计,也可另行委托其他设计单位进行最终实施方案的施工图深化设计;未入围作品版权归设计者所有。

4. 参赛者需保障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原创性,禁止抄袭,不得对他人构成侵权行为,若经举报或组委会发现存在不实申报,将取消该参赛者作品评审资格,并保留追索相关责任权利。

5. 参赛者提交的所有申报资料(含参与团队姓名、项目图纸、设计方案等信息),组委会有权保留并用于评审、学术交流、项目传播、项目展示、选编制作等线上及线下活动。

6. 本次竞赛原则上不支持一稿多投行为,若经举报或组委会发现存在相关行为,将视情节严重程度,最高采取取消该参赛者作品评审资格并保留追索相关责任权利的措施。

7. 参与团队同意并遵守项目内容及项目规则;组委会对项目规则拥有最终解释权。


赛事现已正式启动征集,全国青年设计师、艺术家以及在校师生均可申报。

赛事说明及设计任务书详见:http://www.zhixingjihua.com/apply.asp?id=1

网盘提取地址: https://pan.baidu.com/s/1SKXUt2Em4d_dfr7TBnlEhw 提取码:evkt

扫描下方二维码,一键申报,预留名额。